• 全国服务热线
    全国服务热线

    13063686232

  • 合作邮箱
    合作邮箱

    qqqc@globalautotech.cn

请输入搜索关键词!
内页banner_copy
内页banner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 >
工信部发声!汽车价格战紧急刹车

2025-06-03

2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明确表示支持企业通过正常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坚决反对无底线的“价格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赞同并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的倡议,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坚决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根本利益,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动因:比亚迪降价引发 “核爆效应”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新车销售占比已超 40%,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然而,繁荣背后却隐藏着危机,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无序的 “价格战” 成为侵蚀行业效益的主要因素。

导火索便是 5 月 23 日比亚迪发起的大幅降价活动,其王朝网、海洋网共计 22 款智驾版车型开启 “一口价” 直降与限时补贴双重优惠,最高降幅达 5.3 万元。这一降价幅度之大,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大量原本在购车决策上犹豫不决的消费者,被这诱人的价格所吸引,纷纷涌入比亚迪的销售门店。




但比亚迪的这一降价行为,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远超出了自身的范畴。十余家车企迅速跟进,吉利银河旗下的银河 L6 EM - i 价格下探至 6.98 万元,旗舰车型银河 E8 补贴后仅 13.48 万元;上汽通用的昂科威定价较市面均价直降 15%,凯迪拉克 XT4 则以 15.99 万元起售。

汽车市场的定价体系被彻底打乱,一场激烈而无序的价格战全面爆发。汽车股在短期内遭受重创,单日暴跌超 5%,企业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信心受挫。与此同时,市场库存压力急剧上升,行业库存已压顶 350 万辆,大量库存积压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了仓储、管理等运营成本,给汽车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工信部此次反价格战倡议,正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价格战的三重暴击

尽管短期来看,价格战似乎让消费者“得利”,但从长远看,其弊端不容忽视。

企业端:利润下滑,发展受阻

价格战最直接的受害者是企业自身。持续降价意味着利润压缩,尤其是在原材料成本未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许多车企已出现边际亏损。更严重的是,当资源被用于维持价格优势时,企业在智能驾驶、电池安全、软件生态等方面的投入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挤压。

行业端:恶性循环,生态恶化

行业的健康离不开良性竞争机制。一旦价格战成为主流策略,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那些坚持技术创新的企业反而可能因短期收益不佳而失去市场话语权。此外,价格战还可能导致库存积压、渠道混乱、品牌价值稀释等问题,进一步削弱行业整体竞争力。

消费端:服务缩水,信任危机

表面上看,消费者获得了更低的购车成本,但随着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售后服务体系往往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同时,频繁调价也会引发消费者的观望情绪,降低购买信心。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而牺牲产品质量,最终受害的仍是终端用户。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而牺牲产品质量,最终受害的仍是终端用户。

车企新生存法则

工信部新政如同行业“高考”,淘汰粗放投机者,选拔技术价值派。车企若想在这场 “高考” 中脱颖而出,必须探寻新的生存法则。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技术创新将成为车企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比亚迪为例,其通过自研芯片成功降低 15% 的成本,在价格战中既能灵活调整价格,又能保证产品质量与性能。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方面,比亚迪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未来,车企应加大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如研发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更先进的智能驾驶算法等。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加速技术创新的进程。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以技术优势赢得市场,而非单纯依靠价格竞争。

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

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要求日益提高。车企应注重产品质量把控,从零部件采购、生产制造到整车检测,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靠。

在零部件采购环节,选择质量可靠、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生产制造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生产的精细化程度;整车检测环节,增加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确保每一辆出厂的汽车都符合高质量标准。在服务方面,加强经销商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售后服务网络,为消费者提供及时、便捷、优质的售后服务,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车企需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优化自身产业结构。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车企应加大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的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车型。另一方面,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开拓多元化市场

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车企应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我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成本优势,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车企可以通过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拓展海外销售渠道等方式,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同时,关注国内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差异化产品,如针对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车型、针对家庭用户的大空间多功能车型等,拓展市场份额。

工信部的倡议不仅是一剂清醒药,更是对中国汽车产业的一次方向性校准。在这场前所未有的“高考”中,价格战的方式已经不再能战无不胜。毕竟,赢得市场的不是最低的价格,而是最深的理解与最远的视野。

*版权声明:本文为全球汽车网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转载说明相关规定。违反转载,全球汽车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章标签:

分享:

合作伙伴
诚邀入驻全球汽车网,携手共创辉煌未来!
数万家企业供应数据 · 最新市场动态 · 最全的供应链知识
立即入驻
关于全球汽车网
致力于推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并通过我们对汽车行业的专业理解、产业深度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企业及行业人士提供一站式服务。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固话: 021-66871823

手机: 13063686232(同微信)

           18652490232(同微信)

邮箱: qqqc@globalautotech.cn

  • 官网公众号

    官网公众号

  • 汽车创新技术云平台

    汽车创新技术云平台

Copyright © 江苏毕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 备案号:苏ICP备2025173246号-1

服务协议|网站声明|隐私政策